奇人邵雍:《上下吟》《迷悟吟》,字字珠玑,读完醍醐灌顶
发布日期:2025-04-12 22:09 点击次数:159
图片
邵雍,北宋时期著名的哲学家、易学家,以其思想的独创性而受世人尊崇。
《上下吟》和《迷悟吟》是邵雍写的两首短诗,仅仅数语,却字字珠玑,蕴含了极强的哲学思辨,体现了他对人心和社会的深刻洞察。
细细品读,或许会对我们的人生产生新的启发。
#01 《上下吟》
自下观上,无限富贵。
自上观下,无限贱贫。
自心观物,何物能一。
自物观心,何心不均。
站在底层,抬头仰望,高楼大厦、豪车名表,富贵的诱惑让人无限向往;
站在高处,低头看去,贫贱的景象让人心生怜悯。
这两种视角,其实都反映了人们对于财富和地位的主观认知。
富贵和贫贱,从来不是绝对的,它们只是我们看待世界的一种方式。
横看成岭侧成峰,当你站在不同的高度,你看到的风景就会不同。
所以,不要羡慕别人的富贵,也不要轻视别人的贫贱。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,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道路。
生命,其实是一次修心的旅行,你的心,决定了你看待世界的方式。
从内心去观察外物,你会发现,没有什么东西是一成不变的。
你看山,山不只是山;你看水,水不只是水。
因为每个人的内心世界都是独特的,每个人的需求和期望也是千差万别的。
古人云:境由心造,物随心转。
心若阴霾密布,处处是痛苦;心若晴空万里,处处皆风景。
而当你用外物来观察内心,你会发现,你的心很难平衡。你看到别人的成功,你可能会嫉妒;你看到别人的失败,你可能会庆幸。
这就是外物的影响,它让你的心,变得复杂,变得不均。
人心只有一颗,不是用来难受,而是用来感受的。
弘一法师曾言:“心是个口袋,什么都不装时,叫心灵;装一点时,叫心眼;装得多时,叫心计;装得更多时,叫心机;装得太多时,就叫心事。人生最宝贵的,就是一颗平常心,身居繁华,心静如水,不为世间五色所惑,不为百味所迷。”
学着去控制自己的心,这就是修行,这就是成长。
图片
#02 《迷悟吟》
君子改过,小人节非。
改过终悟,饰非终迷。
终悟福至,终迷祸归。
改过,是成长的必经之路。
每个人都会犯错,但关键在于我们如何面对这些错误。
《了凡四训》中提出了改过需要具备“三心”:耻心、畏心和勇心。
耻心,要感到羞耻,意识到自己的过错与圣贤的差距,从而激发改过的决心。
畏心,要有所畏惧,意识到天地鬼神难欺,过错无论大小都会被记录,从而产生敬畏之心,促使自己不敢再犯。
勇心,要有勇气面对并改正过错,不拖延、不回避,像对待身上的芒刺和毒蛇一样,迅速剔除。
君子之所以为君子,是因为他们懂得从错误中学习,从失败中吸取教训。
他们不逃避,不掩饰,而是勇敢地面对,积极地改正。
这种力量,让他们在人生的道路上越走越稳,越走越远。
而小人,面对自己的错误,害怕承认自己的不足。
他们用谎言来掩饰,用借口来逃避。
这样的做法,只会让自己迷失在谎言的迷宫,最终导致祸患的降临。
改正错误,最终会达到一种觉悟的状态。
这种状态,就是对自我、对生活有了更深的理解。
有句话说得好:“人生在世,心宽一寸,路宽一丈,一念花开,一念花落,一念放下,万般自在。”
终悟的人,内心平和,生活幸福。他们能够看透事物的本质,不会被表象所迷惑。
终悟的人,不是没有痛苦,而是学会了与痛苦和平共处。
相反,终迷的人,生活就像是一场没有方向的探险,随时都可能掉进陷阱。他们的内心充满了迷茫与痛苦,生活充满了挣扎与不安。
他们不是没有机会,而是错过了太多机会。最终的结果,就是祸患找上门来。
选择做君子还是小人,就在一念之间。
改过不是终点,而是新的开始。而饰非,只会让人越陷越深,无法自拔。
图片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- 上一篇:没有了
- 下一篇:没有了